“书香初识,‘悦’见倾心——‘榕图木棉’书香润童年公益阅读活动”持续推进。由我院志愿者组成的两支“榕图木棉”阅读小分队来到福州市图书馆开展第二期课程,围绕《鲁滨逊漂流记》与《木偶奇遇记》两本经典名著,运用精读分析、实践创作、思辨辩论等形式,带领孩子们深入文本探索。
在《鲁滨逊漂流记》第二次活动中,我院志愿者庄舒婷同学带领孩子们继续精读书本。以“荒岛日记”为核心,通过精读分析、思辨互动和创造写作等环节,将文本研读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生存智慧思考。课上学生们积极互动,不仅精确把握书中细节,而且对重要情节有着独特的理解与感悟。
在《鲁滨逊漂流记》第三课时中,我院志愿者黄怡晨同学带领孩子们精读文本,探讨荒岛遇险时的科学求救方式。通过制作“求救”漂流瓶,孩子们将书中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鲁滨逊漂流记》第四课时中,我院志愿者林之尧同学带领学生进入了紧张刺激的拯救星期五的活动中,通过填写剧情脉络、粘贴心情贴纸梳理文本,制作六个小漫画来创造性表达有趣的故事。不仅如此,同学们还发挥想象,从不同方面改造星期五,并总结了星期五的人物形象。
在《木偶奇遇记》第二站旅程中,我院志愿者陈天凯同学带领孩子们继续深入书本。通过自制“阅读计划表”为后续的阅读做出规划。孩子们沉浸地阅读之后,陈天凯同学还进行了木偶奇遇记相关知识问答竞赛,大家积极参与,兴趣高涨。
在《木偶奇遇记》第三站旅程中,我院志愿者许志祥同学与孩子们进入“玩儿国”,并分析“小灯芯”的人物形象。紧接着,课堂开展关于“如果不会变成驴,那么你会去玩儿国嘛?”的小型辩论赛,大家的讨论十分激烈,不少小朋友展现出自己独到的思路,令人眼前一亮。
通过前两次的阅读,第四站的航程也是渐渐走向《木偶奇遇记》的内容阅读之尾。我院志愿者陈天凯同学,首先与孩子们回顾上节课辩论赛的精彩内容。随后,陈天凯同学借助学习单,让孩子们继续阅读32-35章的内容,总结概括全书大致情节,深入分析人物形象,以仙女为线索梳理故事,从匹诺曹的“反复横跳”探究人性的复杂多变。孩子们有感而发,在人物形象的层次性与丰富性方面形成个性化的理解。
“阅”享书趣,“读”乐童年,本次“榕图木棉”公益阅读活动,以《鲁滨逊漂流记》与《木偶奇遇记》为载体,延续了往期活动的深度互动,又融入了创意表达与科学探索的新尝试。活动中,孩子们在文本与现实的交织中感悟智慧,在思辨与创作中绽放个性。未来,“榕图木棉”将继续以书香为舟,承载童心驶向阅读的深海,让故事的养分滋养成长的根系,助力每一颗心灵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拥抱更辽阔的人生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