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初始,“悦”见倾心——“榕图木棉”书香润童年公益阅读活动持续推进。我院志愿者组成的两支阅读小分队带着热忱与创意,走进福州市图书馆,为孩子们带来第三期课程。本期课程以《鲁滨逊漂流记》《木偶奇遇记》为纽带,延续前两期的创新模式,通过角色扮演、创意实践、辩论交锋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搭建起经典文本与童心世界的桥梁,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在《鲁滨逊漂流记》第五课中,我院志愿者王晓茹同学以小测“问题库”带领孩子们开启“求生大冒险”。孩子们凭借前期的阅读积累,迅速解析文本细节,顺利完成预读任务。随后的“荒岛求生指南”创意环节,更是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孩子们沉浸在鲁滨逊的荒岛世界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图表、文字等多样形式,展现鲁滨逊的生存方案,奇思妙想层出不穷。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鲁滨逊勇敢坚毅、富有创造力的品质,以及他人性中的善良光辉,通过共读经典语段,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不断深化。
《鲁滨逊漂流记》第六课以“绘画朋友圈”为主题,我院志愿者陈璐同学用“假如你是鲁滨逊你会给自己的微信起什么昵称?”为引子导入课程。随后,通过“你记住了吗”的热身小游戏,帮助孩子们记住自己所起昵称的同时充分调动课堂氛围。在回顾书中经典情节时,采用先阅读章节再进行知识竞赛的模式,既有效检验孩子们对情节的掌握程度,又为后续的绘画创作筑牢基础。最后的绘画教学环节,我院志愿者陈璐同学细致解构朋友圈,并以“荒岛安家”为例,耐心讲解绘画要点,让孩子们轻松上手。
你是否好奇:鲁滨逊在荒岛上的28年,究竟是“值得”的自我成长,还是“不值得”的时光浪费?《鲁滨逊漂流记》第七课的课堂辩论赛上,我院志愿者王晶晶同学启发正反双方围绕“生存技能提升vs时间成本过高”“精神蜕变vs情感缺失”展开激烈交锋,用逻辑与论据点燃思维火花,让经典文本成为思辨的练兵场!这场课程打破“读名著=背情节”的刻板印象,用辩论激活思考,以时代视角解构经典,让鲁滨逊的孤岛成为照见现代社会的镜子。无论是生存哲学、投资思维,还是文化反思,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你的阅读答案!
在《木偶奇遇记》的第五站的旅程中,我院志愿者庄淞淇同学带领孩子们阅读第36章的内容,分组讨论不同角色的结局,寻找匹诺曹变成好孩子的依据,最后请同学们分享了读完全书的感受。我院志愿者杨涔诗熠同学则带领孩子们进行了台词大PK游戏,向同学们展现了话剧表演的形式,最后由上一轮游戏的台词王召集演员,组建了两支童话剧团。
在《木偶奇遇记》的第六站旅程中,我院志愿者杨涔诗熠同学带领孩子们进行童话剧表演,精彩演绎了“蟋蟀的忠告”和“饥饿的小木偶”、“狐狸和猫”、“杀人强盗”与“仙女的关怀”五幕。同学们的演出惟妙惟肖,趣味十足。最后我院志愿者杨涔诗熠同学请同学们分享观看的收获与体会,也为大家分享了许多话剧表演的细节与巧思。
在《木偶奇遇记》的第七站旅程中,我院志愿者谢欣叶同学引领孩子们化身小作家,开展了童话故事创作。在故事接龙环节,孩子们齐心协力,共同创作了《小乌龟冒险记》。随后,她向孩子们揭示了童话故事创作的五要素。在志愿者们的协助下,孩子们一起利用超轻粘土塑造了自己心中的童话主人公,例如小鲸鱼、浑天球、夜光小狗等,并为这些角色编写了充满趣味的童话故事。本次活动不仅有效地锻炼了孩子们的创作能力,还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艺术和表达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从荒岛求生的智慧碰撞到童话世界的奇幻演绎,“榕图木棉”始终以多元形式点亮孩子们的阅读时光。在文本与现实的交织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对故事的热爱,更是思辨能力与创造力的拔节生长。未来,“榕图木棉”阅读小分队将继续以热忱为帆、以经典为舟,在书香润童年的航程中稳步前行,为更多孩子推开阅读的奇妙之门。